星期四, 3月 20, 2008

Pourquoi pas 個人觀察站 —「飲鴆止渴」還是「冒死尋水」(下)



能夠說向中國傾斜這樣的決定是「飲鴆止渴」的理由,應該是源自因國與國之間扞格所衍生出的問題。

「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互為敵對的國家。」是我的論述所奠基的一個重要且唯一的客觀事實。


有幾個討論元素必須先釐清,才能發展出我的論述:首先是,「台灣是否是為一個國家」的議題,依照國際法對現代國家組成的定義要素來看,台灣當然無庸置疑是一個國家,而且,跟中國在統治關係上,一點關係都沒有。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台灣的公民,不用向中國政府納稅,而中國的公民,當然也沒義務要納稅給台灣。

這個議題成立之後,再進一步要面對的議題就是:「台灣跟中國是否是互為敵對的國家」有「一個現存事實」跟「一個歷史事實」可以做個說明,「一個現存事實」就是:台灣與中國之間,仍然存在軍事武器發展越演越烈的趨勢,特別是,中國對台的戰術導彈數目一直在不斷的攀升中。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還要說這兩國之間目前是和平的狀態,說這種話的的人不是瞎子就是白痴或騙子。

記得古巴危機吧!這件事當時差點引發了蘇聯跟美國的對幹;只不過,當時的古巴究竟有多少核子飛彈對準美國呢?據我所查到的資訊顯示,答案是16~32顆左右。當然,核子武器的威力不是一般飛彈可比的,不過,中國目前對台的飛彈已達1328枚,對於只可稱之為彈丸之地的台灣,這1328顆的戰術導彈所能造成的毀滅破壞力,也不至於會低到哪裡去吧!古巴危機就是我提到的「一個歷史事實」。

就連美國這樣的霸權國家,也無法忍受有飛彈對準她的狀況;有誰會認為美國跟古巴是友好的國家呢?

過去在談到經濟問題時,所有的批評都在於:「台灣因為採取戒急用忍的政策,使得台灣的企業在中國開放的過程中,喪失了搶頭香的機先。」但是,在這些批評中,卻完全看不到批評者面對「雙方為敵國」這樣事實有什麼看法。

現在提出的三通、放寬赴中國投資企業限制、開放中資來台投資房地產、中國觀光客來台或所謂的「兩岸共同市場」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我們是幫了自己,還是幫了敵國?我們幫了資本家,還是幫了台灣?

「三通」基本上,就是縮減了兩國交通的地理距離、降低了企業成本的耗損、節省了交通時間,這將拉近了雙方的空間跟時間的距離,也將使得雙方的交流更為緊密。我想,這對長往來兩國的旅行者及貿易商,絕對是樂見成功的一件事。這為我剛提到的後面的任何一件事都架好了通路。

其實,在放寬赴中國投資企業限制之前,該過去的產業也都早已過去了,只剩下高科技產業還有限制,這種戰略型產業的移植,對台灣社會產生的壓力有兩種:一是技術移轉,讓敵國的工業技術進步,更加深他們威脅台灣的能力;二是資本外移,高科技的產業,基本上也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在中國設廠,不僅必須與中國的企業合作,同時資金也得進入中國。加上中國外匯的管制與稅賦的調整,使得在中國設廠的動作同時也在幫中國政府厚植國力。相反的,企業匯回台灣的資金反而顯得相當有限。

不談高科技,就連一般的中小企業也是如此,把技術帶進中國,讓中國人學會了再用來打擊台商;農產品的例子更是鮮明,把栽作技術帶到中國,自己建立商業上的敵人,反而造成台灣農民在海外市場的重大損失,有些甚至連發光發亮的品牌都被中國人搶先註冊了。

至於吸引中資來台投資房地產,更是匪夷所思的策略。台灣的確需要引進外資來活絡經濟,但是引進敵國企業的資金是否妥當,就應該要三思而後行。而這樣的資金還要用在房地產的投資上;建商賺錢並不代表一般民眾的所得會提高,特別是房地產也不一定與建設有關係。現在可觀察的就是,台北市辦公大樓最近的租售價都開始升高;當廠辦或住家的價值轉變成了投資炒作的商品,這樣祇會使得一般民眾更買不起房子而已。而在中資金融遊戲與台灣土地發生關係後,台灣金融自由,資金可自由進出,但是到了中國,資金卻只進不出,消長立見。

中國觀光客來台,當然對台灣內在市場與交通旅遊觀光業,有著經濟上某種程度的助益。只不過,台灣的衛生環境與檢疫工作也必須加強戒備,因為這幾年的流行性疾病,有部分也來自中國,舉例來說SARS與禽流感都是。

1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第一~
逆轉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匿名 提到...

第二柱香?!(我太大意了,有違頭香lou名號)

大家要趕快拉票,藍丁丁動員能力好強,花十萬機票錢回來只投一票的大有人在!而且完全不在乎綠卡、美國人還是外星人,他們都會發揮最大力量拉票投馬。

匿名 提到...

版主您好,在文中提到的中國的相關問題是正確的,雖然如此,但從商的人,卻不一定這樣認為,在這樣的獨裁的環境下卻可以滿足大企業的所需發展條件(土地、電源、水等等),反觀則也是有部份的國家也是會願意去做,而反之退回台灣的相關發展是否也願意這樣去推動?從商的人是沒有國界的,我相信這句話很多人有聽過,希望技術不移轉?那麼在沒有發展空間的產業勢必要找另外適合的環境來做拓展,資本外移,延續前句化的思考,如何判定這個環境是否適合發展技術,或是產生關鍵技術之產品?必定要有人力、材料、租地、稅金等,所以,這個現象還是要看政府如何推動,必定能預見的是中國經濟不是極好就是極壞,甚至會有可能的經濟泡沫化,今天技術轉移和資本外移,如果跑到了其他國家,問題也是相同存在,反觀只有中國有問題?

凍鴿 提到...

歡迎fiab的指教.
我完全同意你說的有關台灣政府在經濟發展上作得不夠的部分, 有關這點我將在下一篇講到什麼叫冒死尋水時作出批判.
企業將本求利本來就天經地義, 只是我認為, 不過, 放在台灣跟中國這樣敵對的關係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就是我所謂飲鴆止渴的意思.
我認為台灣企業的外移需要政府整體規劃, 但無論如何, 絕對都不應該到敵國發展.
畢竟, 金磚四國除了中國之外, 還有三個國家可去不是嗎?

凍鴿 提到...

對了, 忘了感謝土伯的搶頭香的努力.
您說的沒錯, 民調的黃金交叉雖已發生, 票還是要投下去才真正有用. 逆轉勝就在322, 大家繼續加油, 讓台灣優先的核心價值獲得體現, 讓立場飄忽, 權力驕傲, 沙文霸權, 媒體粉飾的錯誤價值離開台灣.

凍鴿 提到...

頭香lou別氣餒, 頭香不是只看一次, 要看長長久久.
就像我們檢視政治人物一樣, 不是看一時, 而是看一世.
謝謝妳長期的支持.
加油!!

匿名 提到...

央行放手,台幣昨日狂升3角多,證明了土伯真知灼見、洞察先機(請參閱之前留言),早就知道KMT會來這套,現在大家都覺得經濟變好了吧。唉,白痴DPP現在知道輸在誰身上了吧,有朝一日凍鴿當了總統,還是讓土伯來搞經濟吧~

Unknown 提到...

國棟兄在之前回應網支fiab時,提到:「畢竟, 金磚四國除了中國之外, 還有三個國家可去不是嗎?」
嗯!我想,如果你曾經實際參與或操作對外投資案時,以上那句話,可能就不會如此輕易說出口了吧?
1、真有金磚四國嗎?真的是金磚嗎?
2、要買一份蘋果日報,去全家或去7-11買,也許並無不同。但就投資環境的選擇,要考慮原料、金融、稅制、交通、基礎建設、市場等因素,可以像買報紙一樣,這家不去,改去別家嗎?
從一位理財顧問口中說出「金磚四國除了中國之外, 還有三個國家可去不是嗎?」這句話,老實說,我是很訝異。

凍鴿 提到...

歡迎tsunghan回來留言了.
針對您的第一個問題, 我只是採用目前一般人通用的一些詞彙, 即使我也跟你一樣, 對這些稱號後面所代表的意涵, 還有許多存疑.
其實, 那句話的重點是在說, 台商不應該孤戀中國一枝花.引用所謂的金磚四國祇是拿一般現在正夯的字眼來作說明而已.
另外, 我也同意你說投資的複雜程度遠超過簡單的買賣, 不過你說的那些考慮因素永遠都存在, 我並沒忽略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 只是, 在我的文章論述中, 這些因素都只是客觀的事實. 也就是說, 在冷戰時期, 台灣商人早已一隻皮箱走天涯了, 沒去中國照樣賺錢; 同樣要面對您提到的所有問題. 再看當時發展最好的日本, 成功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們選了什麼國家作海外發展的基地, 而是他們政府有一套非常有效的運作know how.
而台灣, 欠缺的就是這個東西.
最後, 理財顧問只管投資手上的錢, 不管真正投資的辛苦. 如果講出我說的那段話, 是再普通也不過的事了, 對於這點, 您更訝異了吧!

Unknown 提到...

通觀國棟兄「飲鴆止渴」還是「冒死尋水」上中下三大篇,個人以為其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很簡單,只有一句話:「幹麼去敵國投資?」
雖然《中庸》有言:「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但要針對這次這個大題目提出回應,很難,因為國棟兄將兩個對立的主題──「經濟的算計」與「感情的歸屬」──放在一起討論,於是在邏輯上就有其弔詭和優越的地方,那就是對於任何人從其任何一端提出挑戰,國棟兄可以選擇站在另一端輕易提出回應,從而始終可立於回應與挑戰間的制高點。當網友Fiab以商人追求利潤的角度提出挑戰,國棟兄採用一般人通用的辭彙,認為不該單戀一枝花。個人認為投資地點的選擇,可不是像去便利商店買報紙一樣地容易,國棟兄則回應以:「理財顧問只管投資手上的錢, 不管真正投資的辛苦。」所以國棟兄的回應方式,倒比較像是孔子所說的:「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扣其兩端而竭焉。」請問國棟兄,你到底是站在哪一端?
為了避免晚上還得回去再加班,廢話少說,我的看法是:
1、 公司是營利事業法人,公司不賺錢是不道德的;有錢不去賺,也是不道德的。於是,接下來所引發的議題,就是:要堅持經濟算計的道德,還是要堅持分清敵我之間矛盾的道德?
2、 冷戰時期,台商一口007皮箱走天涯,照樣到處賺錢,沒錯。但提醒一點,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文革時期,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也是個水潑不進、針戳不進的銅牆鐵壁,大家對於中國的機會都一樣,也就是都是零。因此,當睡獅夢醒,中國崛起,現在的中國,消費市場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成形的同時,相對於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並非敵國。這些與中國並不敵對,沒有民族道德問題的日、韓、俄等國紛紛搶進中國市場,尋找賺錢的機會時,台商是要堅持民族大義,視而不見這塊市場,堅持過門而不入?還是要揹負著「資匪」、「通敵」的罵名,在得不到爹娘(台灣政府)的祝福下,私奔到對岸苟合去?

凍鴿 提到...

先回應土伯之前的留言, 免得被說大小眼. 我倒不認為台幣升值這件事是KMT刻意讓其發展的, 否則彭淮南就不會還在思考台幣升值VS.升息抗膨的問題. 雖然, 這些話現在講起來有點事後諸葛的味道.
不過, 我還是仍然堅持我先前的看法, 那就是 : 台灣未來的經濟跟財政政策還是同樣的人馬來規劃與執行, 所以, 不會有什麼令人感到驚艷的政策出來.
有關這點, 土伯真的不用想太多. 台灣的經濟官僚還沒多元化到那種門派眾多的局面, 特別是老蕭主導的話, 我看失敗的還是居多. 沒聽過她的老同事說了嗎? 他主政當時提倡的亞太營運中心, 小歐洲計畫全都失敗了.
我不是唱衰國民黨政府, 只是, 他們的能耐也真的也只不過是那樣而已.
至於如果我主政之類的說法, 那就別鬧了. 我也覺得土伯有關台幣匯率議題的論點的確不錯, 有機會應該透過媒體多多披露.

凍鴿 提到...

儘管我已於今日下午跟tsunghan用msn討論了許多, 也有一些共識.
我還是要這裡, 再將他上面的看法做些回應.
我必須說, tsunghan誤解了我的意思了.
首先, 我的文章要表達的是我對現在社會蔓延一股政策必須向中國傾斜的看法.
「幹麼去敵國投資?」只是我說明什麼是飲鴆止渴的一個基本論述. 它包含在我的文章論點之中, 但不能稱之是唯一的中心思想.
其次, 我也沒有任何意圖要採用tsunghan所提到的論述策略.
「不應去敵國投資, 造成變相助長敵國的國力, 加速台灣的滅亡」是我的論點. 所以, 我回答Fiab時, 講得很清楚--「哪裡都可以去, 就是不該去中國」
至於之前的回應有提到理財顧問的價值觀, 那只是順著tsunghan之前的訝異所提出一個戲謔的講法. 我想藉著那句話反應兩個事實 : 一是, 若說商人無祖國, 那投資客或理財顧問絕對絕對比商人更沒有祖國的概念. 另外, 企業的投資要經過許多跟當地政府打交道以及非常辛苦的創業過程, 但是理財顧問不必如此. 所以, tsunghan對於身為理財顧問的我說出「金磚四國除了中國之外, 還有三個國家可去不是嗎?」這樣的話感到驚訝, 我只想跟他說一點都不必感到驚訝, 因為作股票基金投資的看法本來就是這樣.同時, 上面的論述, 完全沒有要忽視或淡化企業在決定投資地點時的辛苦的意思.
此外, 我也不認為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關係上有著「經濟的算計」與「感情的歸屬」的兩難. 我要強調的是「敵對事實」而非「情感歸屬」. 情感歸屬跟國家的生死存亡一點關係都沾不上邊.如果中國立刻撤離所有瞄準台灣的飛彈, 同時承認台灣是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向中國傾斜」自然就不會令人有飲鴆止渴的擔憂, 反而比較像是經濟協同策略.
至於tsunghan上面回應最後提到民族大義的問題, 我在上面已經回答了, 我認為重點在於國家存亡的問題, 不是在民族大義或是資匪通匪這種停留在國家忠誠度層次的議題.
有關我跟他有共識的部份, 將會出現在我下一篇完結篇中.